34年匠心独运,他用一把刻刀让非遗“宝庆竹刻”焕发新生!

   日期:2024-03-11     浏览:34    
核心提示:邵阳市旧称宝庆,盛产南竹,自古竹器制作业发达,是中国竹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竹刻不仅仅是我的事业,更是我的生命。”初见张宗凡,很难不被他那双深邃而坚定的眼睛所吸引。

这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眼里有光!

邵阳市旧称宝庆,盛产南竹,自古竹器制作业发达,是中国竹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漫山遍野的南竹,成就了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宝庆竹刻。

34年匠心独运,他用一把刻刀让非遗“宝庆竹刻”焕发新生!

34载,匠心独运、巧手如刀,他将宝庆竹刻产品从最初的10余种开发至50余种;他潜心传承,积极带徒,培养近50名残疾青少年学习竹刻,将这门技艺变成残疾孩子赖以谋生的手段;他宁静致远,向“新”而行,实现了“守”正、“破”圈,让宝庆竹刻技艺不断焕发新的活力。

未完的作品

非遗坚守,一刀一竹一辈子。

宝庆竹刻研究所,坐落在邵阳市特殊教育学校。张宗凡的办公室里散发着竹的清香,竹刻作品和文创产品琳琅满目,仿佛一个小型博物馆,疏朗潇洒,一片清逸之意。

然而,在这种雅致的氛围中,博物架上却摆放着一件“特殊的作品”。这件作品由一个废弃的竹筒雕刻而成,泛着米黄,布满了密密麻麻的虫洞,正中刻着“云壑飞泉”四字。

 

宝庆竹刻

 

“这是一件没有完成的作品!”看着记者疑惑的眼神,张宗凡解释道,“云壑飞泉”是他在学习竹刻初期独立完成的一件作品,当时对竹刻已到痴迷地步,经常熬夜雕刻作品,甚至睡觉都把作品放在枕头旁,等到想起可以修改的地方,第二天一起床便立刻进行调整。他说,这个作品前前后后反复打磨了一个多月,也是目前保留的唯一一件早期竹刻作品。

在张宗凡眼里,虽然作品没有完成,但这是最珍贵的回忆,有着特殊的意义,也在时刻提醒自己:精益求精,让宝庆竹刻技艺继续传承下去。

1990年,张宗凡从衡阳师专美术专业毕业后,分到邵阳市竹艺厂,这是一家以竹子为原材料制作文具、台历、茶叶盒的工厂。然而,仅仅见习了5天,张宗凡便被调到邵阳市一家工艺厂制作羽毛画。但就是这5天让张宗凡开始迷上竹刻,与竹艺结缘。于是他白天制作羽毛画,晚上就跑到竹艺厂的老师傅家里学竹刻。

 

宝庆竹刻

 

传统宝庆竹刻,要先将竹子去青去节,剥削出竹簧,经过煮、晒、碾等工序后,压平贴于木胎或竹胎之上,再抛光打磨,运用不同手法在上面雕刻人物、山水、花鸟,成品色泽犹如象牙。

2002年,张宗凡正式拜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庆竹刻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曾剑潭为师,学习竹青雕刻与翻簧竹刻工艺。2003年,羽毛画厂改制,张宗凡全身心地投入到宝庆竹刻的学习和创作中来。

“这个作品从设计到选材到成品,我整整用了约一年时间才完成,不知道雕刻了几十万刀。”张宗凡说的作品,是他的得意之作——《竹簧·文竹柜》,光削出一片竹簧,就有300多个动作,才能把1厘米厚的竹基削成2毫米厚的竹簧片,而到了雕刻环节,费的功夫就更多。而在张宗凡看来,宝庆竹刻的珍贵,恰恰在于雕工的细腻与工艺的复杂。

 

竹簧·文竹柜

 

竹簧·文竹柜

“对手艺人来说,急功近利是大忌。你若盛开,清香自来。”随着时间推移,张宗凡越来越觉得,只有静下心、沉下身创作,才能继承发扬好竹刻这门技艺。“我时常会跟自己较劲。一件竹刻作品完成,总要经过数次修改打磨,一年也只能完成3至5件作品。”

凭借着专注技艺、精益求精的精神,他近年来创作的作品先后荣获国家级金奖5项、银奖7项、铜5项,省级金奖2项、银奖3项。19件作品被中国工艺美术馆等专业博物馆及艺术院校收藏,出版著作2部,参研省社科课题2项,获专利1项、版权2项。

特殊的学生

非遗传承,不仅是对艺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更是一种对社会责任的担当。

宝庆竹刻源自古代的手工竹木雕刻技艺,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它曾经是达官贵人和文人雅士竞相收藏的珍品,还被宫廷定为贡品和外交礼品;曾在“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章……

34年匠心独运,他用一把刻刀让非遗“宝庆竹刻”焕发新生!

“最辉煌的时候,邵阳的竹艺厂达到9家,从业人员近千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邵阳竹艺的出口量很大,但后来订单急剧下降,工厂纷纷倒闭。”2003年在张宗凡正式投入到竹刻创作之时,邵阳的竹艺已经落寞。他面临着一个重要的人生选择:是继续竹刻事业,或是选择一个新的行业。

即使未来充满着不确定性,张宗凡还是舍不得放下手中的刻刀。2006年宝庆竹刻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他随即创办了宝庆竹刻研究所,专门从事宝庆竹刻的传承与研究,一人一桌,几把刻刀,即便清苦,他从没想过要放弃。“那时候竹刻对我来说已经不只是养家糊口的工具,心里更多的还是热爱,我已经把它当成了终身事业,我坚信它有再次辉煌的时候。”张宗凡说道。

2007年,张宗凡个人出资与邵阳市特殊教育学校合作开办了宝庆竹刻培训基地。在这里,他收的学生很特别,是学校里的残疾孩子。

对于张宗凡来说,要教这些孩子,付出的精力要多得多。他从书法、绘画入门一点一点地教,再教他们雕工。“残疾的孩子很不易,但作为家长更难。”原来,张宗凡有着别人不知的痛:他的大儿子张芾华,刚出生就被确诊为脑瘫。正是这样的感同身受,他决定为那些残疾人孩子的家庭分忧。

 

34年匠心独运,他用一把刻刀让非遗“宝庆竹刻”焕发新生!

 

学生石建华是一名身残志坚的80后青年,2008年,22岁的石建华到市特殊教育学校求学。为了让他尽快掌握技法,张宗凡带领他学习刻刀、绘画,努力克服身体的不适,经常一坐下来就是三四个小时。一部《孙子兵法》6000多字,是石建华学习竹刻基本功的入门功课。刚开始,他的手经常被刻刀划伤,学习大半年,他才雕完整部《孙子兵法》。“虽然反复刻字很枯燥无聊,但雕刻的基本功也得到极大的锻炼。”张宗凡介绍,近年来,石建华依靠宝庆竹刻技艺自食其力,累计获得国家级赛事金奖1个、银奖4个、省级赛事奖项4个。

残疾学生罗练成,在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主办、福建省永安市人民政府承办的2016年国际(永安)“竹天下”杯竹工艺品现场雕刻编织技艺大赛上,以作品《高山流水》荣获银奖,2018年被授予“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称号、“湘竹优秀工匠”称号。此外他还自开网店销售竹刻产品,收入可观。

大儿子张芾华在2015年创作作品《竹报平安》获湖南省文化厅举办的“梦飞扬”残疾青少年才艺展演活动银奖,2019年创作作品《一叶方舟》获“马栏山”文创大赛优秀奖,2021年被推荐担任湖南省残疾人就业创业指导专家委员会秘书......

近年来,张宗凡开办的宝庆竹刻研究所招收了近50名残障青少年,经过文化、美术基础和竹刻技艺的系统培训,他们不但掌握了一门赖以谋生的绝技,还成为宝庆竹刻的新生代接班人。

远方的包裹

非遗技艺,一端连的是传统,一端接的是当下。

在张宗凡的办公室里,有个上海一家汽车企业发来的包裹,里面装的是汽车内饰。车企计划请他进行设计,将宝庆竹刻应用于汽车内饰。“这将创造性的将传统非遗与现代生活有机结合,让宝庆竹刻焕发新的生机!”

 

张宗凡在邵阳元宵非遗集市展示宝庆竹刻作品

 

张宗凡在邵阳元宵非遗集市展示宝庆竹刻作品

在张宗凡眼里,传统的技艺要传承好,但要有更好的发展就必须有创新,无论是表现形式还是应用领域都要有突破。因此,他不断尝试新的雕刻技法、新的创作题材,探索新的艺术形式,创造出更多元化的作品。在张宗凡的带领下,目前宝庆竹刻的器形已经由最初的10余种开发至50余种。

薄意浮雕,即极浅薄的浮雕,因雕刻层薄而富有画意得名。薄意雕品素以“重典雅、工精微、近画理”而著称,是介于绘画与雕刻之间的独特艺术,是由张宗凡独创的竹刻技艺。

 

作品《丹霞之魂》

 

作品《丹霞之魂》(图左一)

在张宗凡的办公室,摆放着一个作品《丹霞之魂》,该作品取材于世界自然遗产新宁崀山的核心景点“辣椒峰”,采用阴纹浅刻的表现手法,在浑圆的竹簧表面上,雕刻出崀山“辣椒峰”的壮丽与巍峨,雕工细腻、色泽光润,鲜亮如象牙。他表示,作为一名邵阳人,同时也是一名非遗传承人,他喜欢表现本地风土人情的创作,通过观察民俗民风,融合自己的艺术理念与艺术手法,赋予这些自然题材以地域性和民俗性的艺术特征,从而创造出地域特色鲜明、精巧生动的艺术作品,努力把邵阳的文化品牌做得更大更强。

 

34年匠心独运,他用一把刻刀让非遗“宝庆竹刻”焕发新生!

 

开展宝庆竹刻进校园活动,在孩子们心中播下非遗的种子;参加非遗集市等集中展示活动,让更多邵阳人了解宝庆竹刻;积极参加工艺美术博览会,让宝庆竹刻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为了将宝庆竹刻传承好,张宗凡火力全开。

张宗凡的坚守和创新,不仅传承了传统技艺,更让宝庆竹刻这门艺术走进了更多人的生活。他说:“如今最大的愿望就是建一个宝庆竹刻博物馆,将宝庆竹刻的优秀作品展览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并爱上宝庆竹刻。”

相关标签:邵阳非遗邵阳人在线

来源:邵阳新闻网

作者:刘其洁 刘富洪 张育溪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