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东市“种粮大户”李善友

   日期:2022-04-07     浏览:207    
核心提示:截至目前,邵东市3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2267户,总流转水田面积26.43万亩,在发挥龙头示范作用带动农户增产增收的同时,也成为了确保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邵东市灵官殿镇民新村的“种粮大户”李善友,是十里八村乡亲们眼里的能人。

4月2日,正是春播翻耕时,过不了多久,就要早稻插秧了。在集中育秧催芽密室外,这名58岁的农家汉子接到了邵东市农业农村局送来的“2021年度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荣誉证书。

 

李善友在翻耕农田

李善友在翻耕农田
 

他脸庞黝黑、手有老茧,裤腿上泥点斑斑,个子不高却精神十足。
 

从田垄上到秧棚内,李善友和记者说起从“下海”到“下田”后的经历:
 

我原来在昆明,经营一个编织袋制作企业,效益还可以。2006年回乡时,看到一些农田因为年轻人外出经商务工而抛荒了,心里不好过。田土还是得种啊,不然粮食从哪里来,你说是吧!
 

是得做点什么?就在那年,我回村了,家里没反对,村里也是希望我为家乡尽份力。重新当农民,倒也不慌,原来干过农活的底子还在,何况我是党员,能吃苦的。
 

2008年,也是被选为村主任的那年。一开春,我开着小拖拉机在田里忙活起来了。种了30多亩吧,有自己家的,也有村民的。
 

到年底算算账,毛收入2万多元,没亏。心想着还可以扩大些规模,而且用机械化生产效益也会好很多。
 

慢慢地,乡亲们也知道了我种田还行。到2014年,除了民新村和灵官殿镇,还从野鸡坪、佘田桥等乡镇,流转了1000多亩耕地,种植规模渐渐大了。
 

到去年,有4000余亩了,主要是双季稻、中稻和油菜种植,水稻总产量3600多吨。与乡亲们签订全程托管和半程托管服务合同,从集中育秧到机耕、机插、病虫防治、机收、烘干、加工销售等,服务面积2万亩,农户每亩增收应该有200元以上。

育秧大棚

育秧大棚
 

你问我忙得过来么?不是还有我发起成立的邵东友群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和湖南省蒸水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么,已经是机械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了。农忙时,村里乡亲们也来帮忙,去年发给他们的务工费用160多万元。
 

经验是一年一年摸索和总结来的,生产投资也一步一步扩大了。以前人工晒谷,现在有了每天烘干能力200吨的全自动烘干机组,有了5000吨的高标准恒温仓储库和年产1万吨的大米加工生产线,育秧大棚也有1万平方,旋耕机、插秧机、抛秧机、收割机、无人植保机这些农业机械设施都很齐了。
 

种田虽说不是高科技,但要想把田种好、增产增收,还是有学问的。抓住季节,科学管理,一亩可以产1千多斤,不然几百斤一亩也很正常。
 

你看,经过浸种10余小时,集中育秧催芽室的谷粒已冒出白芽,就要注意温度高不高、水分够不够,得保证一天左右的催芽率80%以上;秧棚在这样的中午,薄膜要卷起来,保持棚内温度在30℃以下。

 

李善友在查看育秧情况

李善友在查看育秧情况
 

选好种子的同时,农时也不能耽误,比如早稻4月底之前、晚稻7月底之前插好秧。还有供水、施肥的时间,插秧的深浅,都有讲究。
 

累肯定累,但种粮是大事,不敢马虎。风雨交加的半夜看禾苗情况,寒露风来得早影响抽穗时也日夜揪心,但我从没有打过退堂鼓。
 

信心当然有啊。党委政府的支持,贴息贷款、各种补贴的及时到位,农业农村部门的技术培训、指导,还有自己摸索总结的经验。现在政策好,形势也好,我们村里又有了一个300多亩的大户,周边乡镇也有不少,我算是带了个头吧。
 

下一步怎么办?当然是专心把田种好。现在,三个儿子也在家里帮我了,大家知道饭碗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要装自己的粮食。
 

我接个电话,是诚福村一位60多岁的老人打来的。他催好几次了,想流转耕地让我帮着种,我得去商量一下。

 

 

邵东市灵官殿镇民新村一角

【编后】

截至目前,邵东市3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2267户,总流转水田面积26.43万亩,在发挥龙头示范作用带动农户增产增收的同时,也成为了确保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相关标签:邵阳农业邵阳人在线

 
 
更多>同类邵阳农业

推荐图文
推荐邵阳农业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