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药都”:廉桥中药材名扬全国

   日期:2019-08-13     来源:邵阳新闻网    浏览:430    
核心提示:从多而杂转化为精而大,专注做好一种中药材,保证药材道地性,以本地药材向全国辐射。
       正所谓:“医不到廉桥不灵,药不到廉桥不香。”说的便是廉桥镇,全镇中药材种植面积2.6万亩,种植户3200多户,年产值8500万元,中药饮片深加工企业69家,有全国排名第四的唯一设在乡镇的大型中药材专业市场,玉竹、玄参、射干的产销量占全国80%的份额,“邵东玉竹”更是中国地理标志产品。
 
“南国药都”:廉桥中药材名扬全国
药用牡丹
 
       邵东廉桥,这个中药材小镇素有“南国药都”的美誉。相传,三国时蜀国名将关云长的刀伤药采于此地,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曾在此结庐采药,明代医学家李时珍也在此采集标本。
 
       近年来,作为邵东第一大镇,廉桥镇先后被评为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全国示范农业产业强镇”“全国重点镇”“湖南省农业特色小镇”等。
 
       全村种植中药材摘穷帽
 
       “以前我们村就是‘鸡不叫狗不鸣’的地方,到处是怪石林地,石漠化严重,大片土地都抛荒了。” 廉桥镇瓦子坪村村民周东明回忆道,“家家户户都是土砖房,种点粮食都要靠天吃饭,很多村民都外出务工了。”
 
廉桥中药材加工生产线
廉桥中药材加工生产线
 
       周东明也不例外,在外打拼多年的他,成了村民眼中的“致富能人”。2014年,村支书“四顾茅庐”,希望他能回村带动村民致富。在妻子的全力支持下,周东明回村成立邵东市盎盛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 517.5亩,种植白芍、玄参、枳壳、玉竹等中药材。负责对种植的中药材进行施肥、除草等管理,年底分红。
 
       自打周东明回村后,村里天翻地覆的变化也坚定了他回来的信心。“在市政府扶贫工作组的帮助下,公路修了5条累计7公里,修通灌溉水渠3.1公里,整改山塘30多口,安装路灯186盏,实现了路通电通水通,老百姓喝上了自来水,当年的土砖房都变成了小楼房。”
 
       中药材产业链初具规模
 
       “自从2016年被评为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后,全镇硬件设施大力改造,通村公路全部硬化,完成农网改造、通讯、移动网络全覆盖。市第二人民医院在镇中心区域,教育、文化、医疗设施完备。”
廉桥过筛后的黄杏仁
过筛后的黄杏仁
 
       廉桥镇中药材资源丰富,栽培历史悠久,优良品种多达20多种。如何逐步实现中药材规模化种植,廉桥镇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通过股份合作、订单合同、服务协作、流转聘用等利益联结模式,建立龙头企业与农户风险共担、多方共赢的利益共同体。
 
       当地的中药材加工工艺也不再只是人工分拣,中药材加工装备系统不断引进,传统中药材加工工艺得到升级改造,全镇涌现出“松龄堂”等中药饮片深加工企业23家, 从业人员近2800余人,加工产值23亿元,占农产品加工业年产值的74.43%。
 
       最让廉桥镇引以为豪的是,位居全国前四大中药材市场之一的廉桥药材市场,中药材经营户1200多家,经营品种2000多种,年市场成交额75亿元,远销海内外。玉竹、玄参、射干产销量占全国80%的份额,杜仲、厚朴占全国70%的份额,白术、金银花、百合占全国50%份额。
 
陈皮加工生产线
中药材加工设备
 
       “我们廉桥镇的中药材种植,已经从原先的小打小闹,往现代化发展。”目前,廉桥镇已初步形成种植标准化、加工园区化、市场专业化、仓储规范化、物流网络化的良好发展格局,但姜友君并不满足,“我们现在的瓶颈就在于,如何以此契机,让小镇向纵深发展,做大做强。”
 
“南国药都”:廉桥中药材名扬全国
液相含量前的处理工作
 
       在他看来,本土药材品种还有待增加,需要定期聘请专家指导,本地医院发展还需融合廉桥中药特色,市场“掺假”行为应着力打击,他计划下一步建设检测中心,让顾客放心购买。
 
       同时,本土加工企业也在探索经营转型。湖南省松龄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总经理曾必正表示,“目前,中药材的流通环节减少,市场主要起到调剂补缺的作用,这就需要我们企业在经营中药材的过程中,从多而杂转化为精而大,专注做好一种中药材,保证药材道地性,以本地药材向全国辐射。”

 
 
更多>同类邵阳农业

推荐图文
推荐邵阳农业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