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人一直在路上

   日期:2023-11-09     浏览:52    
核心提示:对话邵阳日报社新闻“追梦人”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11月8日,第24个中国记者节。对于从办报到办网、再到移动媒体的邵阳日报社全媒体记者们来说,一年一度的记者节,更是一次对职业价值与新闻理想的回望与求索。

从手写新闻稿到一部手机完成拍摄、剪辑、发布,新闻的传播方式在变、传播渠道在变,但求真务实、扎根一线的工作作风从未改变。近40年来,一代代记者用镜头纸笔书写邵阳变化,也书写出那些与新闻事业共同成长的闪光岁月。

今天,我们把话筒递给自己,在老中青三代记者的回忆与讲述中,让更多人了解党报新闻工作者的“国之大者”与媒体担当。

“跑出来的新闻才有泥土的味道。”

“我们当时有个口号,叫‘时刻准备着’,只要发现了新闻就会马上赶过去。越靠近现场越好,这样越能写出真切、鲜活的稿子,只有跑出来的新闻才有泥土的味道。”已从业31年的邵阳日报社编委邱少兵回忆从业之初的经历,说得最多的词就是“现场感”。

一次,他被派往山火扑救现场采访,为了让文字更有现场感,一次次冲到山火前线,等采访完返程才发现头发被烧了一大撮。

从业21年的县域部主任兰绍华也颇为认同。“新闻一定要去现场采访,这样你才能发现新的闪光点,越是跟受访对象保持亲切的距离,你就越能获得受访对象的信任,他们才会对你敞开心扉。”

令他印象最深刻的一次现场采访是在城步,他原本要去报道一位自费修路的80余岁老人,到现场采访后才发现他身边还有一群乐于助人的好邻居。正因为他比别人花了更多时间在现场采访交流上,后来写出的新闻作品在众多同题材新闻稿件中脱颖而出。

过激流、攀高山、下矿洞……60/70后记者是仍坚守在采编一线的新闻老兵,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有时候下县采访需要骑自行车,几经辗转发传真回编辑部。但每有突发事件发生,他们却坚持“不到现场不写稿”。

时政部主任袁光宇自1996年参加媒体工作,今年已27个年头,仍躬耕采访一线。生活中他诙谐幽默,工作上则一丝不苟,自己不满意的新闻稿子绝不发给编辑。

袁光宇说:“记者的名片就是新闻稿件的质量,而质量的好坏取决于你采访得是否深入,脚下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有多少收获,身边就该有多少掌声。”

80/90后:“个人与职业共同成长,是一种幸福。”

说到自己对新闻行业的理解,经济新闻部的90后记者罗俊向记者讲述了最近采写的《感恩最可爱的人——记抗美援朝老兵唐光清》一文。采访中,他与老人促膝长谈,记录下打动自己的细节与只言片语。老人朴素的爱国情怀让他深受触动,写稿的过程中,几乎是一气呵成。“我迫不及待地想分享给读者的,除了老人的故事,还有我自己的感受。”

“记者这个职业让我有更多机会与各行各业接触,也更能磨练年轻人的意志。事实上,记录的过程也是学习成长的过程。”曾经与同事徒步20多公里路只为探寻事实真相的80后记者李超说道。他报道教育线口新闻近十年,出色完成行业报道之余,也是云邵阳客户端e起帮栏目教育板块“帮主”,可为市民答疑解惑。

在与报社众多80/90后记者的聊天中,印象最深的是,这群从业十年以上的记者沉稳专业,思维活跃,对新鲜事物触觉敏感。在各条新闻战线都是独当一面的中坚力量,他们拥有比同龄人更开阔的视野,依然保有对新闻事业的纯粹热爱。

“没有一个职业像记者这样,在那么短的时间有多种生命体验,看到世界的多元可能。”90后记者宁如娟说。

95/00后:“时代变了,做好内容的匠心不会变。”

瞬息万变的新媒体时代催生了全媒体记者。他们需要会写文案、剪视频、做运营,还要能24小时在线与粉丝互动。95后、00后全媒体记者成为全媒体采编新生力量。

2021年入行的青年记者阳恬甜就是其中代表。“记得刚参加工作时,接到一个任务,7岁女孩莎莎被大面积烧伤,我在邵阳日报微信写了一条推文,号召好心市民为小女孩捐款。后来得知筹到款项17万元,又写了第二篇推文。后台粉丝留言说被我的文章感动了,很欣慰,我的作品能让读者产生共情。”

年轻记者蒋玲慧也有过相同经历。2022年她通过自己的新媒体报道让数万斤滞销的冬瓜找到了卖家;跟同事石周鑫一起摄制的27年不涨价米粉店老板娘林生丽的视频感动了数万网友,也因此获得了湖南省新闻奖三等奖。

“我们邵阳日报社的新媒体矩阵的粉丝有一百多万,每次策划时我们都很忐忑,辛苦做出来的策划粉丝们会不会喜欢?”

“看上去短平快的视频、推文,其实需要花很多心思。跟前辈们相比,我们战斗的阵地从报纸转移到了网络,而那种精益求精、扎根泥土的精神需要我们传承。不管网上还是网下,都需要沉下心来做好内容。”新入职的00后记者蒋易薇说。

相关标签:邵阳人在线邵阳

来源:邵阳日报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