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70年,邵阳谱写经济发展壮丽篇章

   日期:2019-09-06     来源:邵阳新闻网    浏览:266    
核心提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做大经济总量、做强经济存量、做优经济增量、提升发展质量,全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9月5日上午,“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邵阳市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首场发布会举行,邵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张顺华发布70年来邵阳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相关负责人就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新中国70年,邵阳谱写经济发展壮丽篇章
 
发布会现场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实施“二中心一枢纽”战略,不断加快“产业兴邵”步伐,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谱写了邵阳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壮丽篇章。
 
       着力稳增长促发展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航拍邵阳
千米高空感受邵阳巨变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邵阳市经济总量不断壮大。1949年,全市GDP不到2亿元(GDP总量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下同),2018年达到1782.6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为1949年的240倍,平均增长8.3%。人均GDP由1949年的52.75元增加到2018年的24178元,增长457.4倍。
 
       着力建园区兴产业 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近年来,邵阳市围绕“百亿企业、千亿产业和千亿园区”目标,大力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强力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建设“1125”工程。
 
       全市三次产业结构比由1949年的88.5:3.8:7.7调整为2018年的16.6:35.2:48.2,二、三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现代农业蓬勃发展。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从1952年的4.12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466.55亿元,年均增长7.4%。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5913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56家。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张顺华介绍70年来邵阳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工业经济转型升级。1949年,全市工业产值仅1843万元,工业产品不到100种。党的十八大以来,邵阳市着力打造沪昆高速百里工业走廊,发制品、箱包、小五金、打火机、裘革、体育用品等产业集群异军突起;紧盯“高精尖”项目不放,彩虹特种玻璃建成全球首条G7.5盖板玻璃生产线,拓浦精工智能制造建成国内第一条厨电工业4.0柔性生产线。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装备、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加速崛起。2018年,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2108.04亿元。
 
邵阳经开区三一集团智能驾驶搅拌车成功下线
7月29日,三一集团首台纯电动智能驾驶搅拌车在位于邵阳经开区的三一专用汽车产业园区成功下线。  
 
       园区建设突飞猛进。2014年底以来,邵阳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实施“135”工程的决策部署,迅速启动湘商产业园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在全省“135”工程三年综合评价中名列第一。

       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2018年,邵阳全市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60.01亿元,比1949年增长1010.1倍,年均增长10.6%。近10年来,旅游、商贸物流、金融等服务业不断壮大,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新宁崀山成功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和国家5A级景区,2018年,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436.90亿元,是2002年的40.5倍。
 
       着力抓项目促投资 基础设施显著改善
 
       新中国成立以来,邵阳全市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708.09亿元,年均增长24%。党的十八大以来,邵阳市共实施重点项目963个,完成投资3276亿元。
 
 
新中国70年,邵阳谱写经济发展壮丽篇章
记者现场提问
       城镇建设快速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市只有7个建制镇,城市化水平3.3%,到2018年,全市小城镇已发展到166个,城镇人口达到了350.02万,城镇化率达到47.5%。2017年,邵阳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目前正在全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农村面貌明显改观。乡村公路全覆盖、自然村通水泥路、人安饮水、农网改造以及宽带互联网等做到了全达标,村级综合服务平台、标准化卫生室建设和农村广播电视“村村响”等实现了全覆盖,农村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全面完成,文化、体育设施走进农村居住区。
 
       交通条件显著改善。2018年,邵阳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2533公里,是1952年的61.1倍,其中高速公路582公里,实现了“县县通高速”。随着沪昆高铁、娄邵铁路扩改、怀邵衡铁路的相继建成通车,邵阳由“高速时代”进入“高铁时代”。武冈机场于2017年6月28日正式通航,邵阳正式步入航空时代。
 
武冈机场
邵阳武冈机场
 
       能源建设成就斐然。“十二五”以来,全市电网建设投资达到73.59亿元,完成了462个中心村、626个贫困村的电网改造和818个贫困村的光伏扶贫接网工程。随着“气化邵阳”工程的稳步推进,所有县城都实现了天然气全覆盖,城区、新邵、邵东、邵阳县已接通了管输天然气。
 
       着力办实事解难题 民生事业全面进步 
 
       经过70年的努力,邵阳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巨大提升,老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进展。2014至2018年,邵阳全市累计脱贫出列892个村,减少贫困人口98.31万人,全市贫困发生率由16.58%下降到2.44%。2018年,新邵、绥宁、武冈3个县市成功摘帽。今年计划再减贫12.77万人,剩余182个贫困村将全部出列,新宁、洞口、城步、隆回、邵阳县5个贫困县将全部摘帽。
 
       居民收入大幅增加。2018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167元,比1978年的418元增长64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857元,比1981年的225元增长51.7倍。2018年城镇居民消费支出达18468元,比1982年的404.8元增长了44.6倍。
 
       社会保障更加健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2018年全市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664.83万人。
 
       教育事业成就辉煌。到2018年,全市3所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3.36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7.50万人,普通高中在校生13.53万人,初中和小学共在校生91.59万人,特殊教育在校生0.48万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和毕业生升学率均达到100%。
 
崀山
新宁崀山
 
       生态环境保护持续加强。当前,邵阳全市整体纳入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绥宁、城步、新宁被列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农业综合开发有序推进。“三边三区三年”和“四边五年”绿色行动取得明显实效,森林覆盖率大幅提升。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近年来,邵阳市大力实施“公安消防大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推行“一村一辅警”建设,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综治民调排名逐年进位。
 
       着力抓改革促开放 发展活力竞相迸发
 
       改革激发活力。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邵阳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成效。国企改革、关闭落后小煤矿、关闭烟花爆竹生产企业、不动产统一登记等创造“邵阳经验”,农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创造“武冈经验”,“一村一辅警”、邵阳“快警”创造了全省、全国经验。
 
邵阳安保誓师大会
 
8月30日,邵阳市举行“一村一辅警”“邵阳快警”“社区民警”三警大比武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安保誓师大会
 
       开放加速崛起。邵阳深入开展“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自首届邵商大会以来,邵商回乡投资的项目超过600个,投资总额超过2000亿元,占全市投资总额的70%。1995年-2018年,邵阳全市累计引进外资20.75亿美元,内资7108亿元。2018年,全市进出口总额达到22.86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160.8倍。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邵阳全市上下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做大经济总量、做强经济存量、做优经济增量、提升发展质量,全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标签: 邵阳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